「拼多多」于2018年7月以17美元的发行价在纳斯达克上市,发行规模达到了17亿美元,成为当年发行量最大的中概股。在上市不足两年的时间里,「拼多多」的市值曾一度冲过国内互联网巨头百度和京东,成为第二大中国互联网公司,仅次于腾讯。
但「拼多多」的成长并非顺利,市场调研机构 QuestMobile 的数据显示,2019年底「拼多多」月活跃用户数已经降至3.24亿,较2019年7月底的3.94亿下跌了近1亿,单日活跃用户减少了70%。此外,「拼多多」曾经因为卖假货、打假难等问题引发一系列舆论风波,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拖累了公司的发展和股价表现。
这次「拼多多」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近期财报的不佳表现,数据显示其净亏损较上一季度扩大143.3%。同时,「拼多多」在经营上也存在短板,最为突出的是其快速扩张背后带来的高额补贴和竞争压力。2019年,「拼多多」的销售费用超过360亿元人民币,高于公司营收的80%以上。同时,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,「拼多多」往往只能不断加大补贴力度来吸引用户,成本不断攀升,给公司造成财务压力。
「拼多多」的主营业务是以低价团购的形式聚集人气,而对于国内拼购市场来说,「拼多多」的竞争对手并非只有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京东,还可能面临海外购物平台 Wish、“内部”京东拼购等竞争对手的挤压。
作为「拼多多」的主要竞争对手,淘宝早就已经开启了淘系团购服务,与「拼多多」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。同时,京东也在近年来极力抢占拼购市场份额,打造京东拼购平台,与「拼多多」展开激烈竞争。
除此之外,「拼多多」还可能会面临来自 Wish、内部京东拼购等海外和国内企业新格局的挑战。Wish 作为全球领先的跨境电商平台,通过整合全球优质供应链资源和高效物流体系,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向海外购物的重要渠道之一。而作为京东内部新成立的拼购业务,京东拼购以金融服务、智慧供应链等创新为核心营销要素,其发展前景也值得关注。
「拼多多」的业务依赖于中国的消费市场,而外部环境对消费市场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,也将直接影响「拼多多」的业绩和股价表现。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疫情下,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出现了显著变化,可能对拼购平台产生负面影响。
然而,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,并非所有企业表现都不佳。消费者的线上消费需求猛增,让新零售、无人零售、智能零售等模式迅速升温。而「拼多多」在这轮线上购物热潮中的表现则相对不尽如人意,公司营收增速虽然较前几年有所提高,但仍然较竞品远低。
公司的管理团队负责策略决定,肩负着实现公司目标的使命,是公司的灵魂,而管理不善则会带来不良后果,并引发外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质疑和担忧。
「拼多多」自2015年创立以来一直注重管理团队的优化和晋升。但公司的管理能力是否在口号和重塑组织架构中得到了改善呢此前,「拼多多」因为管理层的缺失,导致最有价值的员工纷纷“跑路”。同时,「拼多多」聘请的高管中也不乏存在“二选一”承诺的情况,进一步衬托出公司管理问题的严重性。
近期的一些舆论事件也证实了「拼多多」公司管理的问题。比如「拼多多」在安全问题上的疏忽,还有“剁手党”中的“小丁丁”事件,都暴露出「拼多多」管理制度的薄弱和缺陷。
本文从「拼多多」上市时间不足两年的不成熟、竞争对手的挤压、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、公司管理的问题四个方面对其股价下跌进行了分析。短时间内,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市场环境的角度来看,「拼多多」的前景确实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。执行力强、动态的管理、战略实施的连贯性,都需要「拼多多」继续打磨。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,才能赢得未来的发展。
本文由原创,如有转载请保留出处。